姓名 |
邓峰 |
性别 |
女 |
出生年月 |
1972.02 |
|
职称 |
副研究员 |
职位 |
无 |
最高学历 |
博士 |
|
学科方向 |
控制科学与工程 |
|||||
电子邮件 |
dengfeng@bistu.edu.cn |
|||||
联系方式 |
15801652098 |
|||||
导师类型 |
硕士生导师 |
研究方向
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
神经网络与无监督学习
个人简介
从事数字信号处理,嵌入式系统,人工智能和分布式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。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和克莱姆森大学访问学者。担任IEEE NAS, ICCCN,ICCP等重要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。担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评委。中国科学院专利专员。主持国家和部委等多项科研项目。在信号处理、嵌入式系统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发表论文40余篇,获授权发明专利38项,国际PCT专利5项。
教育经历
1996.09-1999.09 北京理工大学,博士
1993.09-1996.07 长春地质学院(现吉林大学),硕士
1989.09-1993.07 长春地质学院(现吉林大学),本科
工作履历
2019.05-至今, 3044am永利集团
2015.02-2016.10, 美国Florida大学, 访问学者
2014.02-2015.02, 美国Clemson大学, 访问学者
2002.09-2014.02,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, 副研究员,研究员
1999.10-2002.09,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, 助理研究员,副研究员
学术兼职
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ing, Architecture and Storage 程序委员会委员
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程序委员会委员
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er Communication and Processing程序委员会委员
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评委
课程教学
本科生:非监督与半监督学习
科研项目
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红外探测器非均匀性校正技术研究,国家重点实验室,负责人
卡尔多炉红外热成像在线温度监测与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研究,国家重点实验室,负责人
高精度红外人体测温算法开发,企业级,负责人
金属微谐振陀螺器件-角速率误差补偿方法, 横向项目,负责人
红外视频处理系统设计和研制, 企业级,负责人
基于网络推送的互动高清媒体播放系统研制,国家级,负责人
荣誉和获奖
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指导教师
“兆易创新杯”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竞赛, 华北分赛区团队二等奖
北京理工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
代表性论文
[1] GCGR-Net: Road Extraction Model Based on Graph-Convolution Global Reasoning Network,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al, Information and Data Processing, 2025, 通讯作者
[2] A lightweight steel surface defect detection model based on YOLOv9,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al, Information and Data Processing, 2025, 通讯作者
[3] Lightweight remote sensing road detection with an attention-augmented transformer,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nsor Networks,2024, 第1作者
[4] RCAU-Net: convolutional networks with residual channel attention for non-uniformity correction,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nsor Networks,2024, 第1作者
[5] Deep Multi-feature Fusion Neural Network for Text Classification, Frontier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pplications, 2024, 通讯作者
[6] CrossCas: A Novel Cross-Platform Approach for Predicting Cascades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with Hidden Markov Model, IEEE GLOBECOM, 2023, 第5作者
[7] Multi-Applicable Text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Deep Neural Network,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nsor Networks, 2022, 通讯作者.
[8] A pseudo-inverse decomposition-based self-organizing modular echo state network for time series prediction, Applied Soft Computing, 2022, 第4作者.
[9] A High-Performance Infrared Imaging System with Adaptive Contrast Enhancement,Frontier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pplication, 2021, 第1作者
[10] Probabilistic Network-Aware Task Placement for MapReduce Scheduling,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uster Computing,2016,第4作者
授权发明专利
[1] 红外图像处理优化方法与系统, 2025, 第1作者, 专利号: ZL2024105361230.0
[2] 一种基于多特征数据融合的文本分类提取方法及系统, 2024, 第1作者, 专利号: ZL202311450732.6
[3] 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成像非均匀噪声提取及优化方法, 2024, 第1作者, 专利号: ZL202311504397.3
[4] 基于轻量化网络结构的遥感图像道路提取方法及系统, 2024, 第1作者, 专利号: ZL2024105734306.0
[5] 一种用于工业炉测温的全自动红外测温系统, 2021, 第1作者, 专利号: ZL202110751298.X
[6] 一种智能化气体泄漏检测方法及系统, 2021, 第1作者, 专利号: ZL202110813796.2
授权软件著作权
[1] Kaldo炉温度在线监控系统软件, 2024, 第1作者, 登记号2024SR2194631
[2] 改进U-Net的红外图像处理系统软件, 2024,第1作者, 登记号2024SR2202301
[3] 基于YOLOV9的轻量级钢表面缺陷检测软件, 2024,第1作者, 登记号2024SR2197922
[4] 一种红外测温监控系统软件, 2021,第1作者, 登记号2021SR1336325
[5] 红外视频图像处理系统, 2021,第1作者, 登记号2021SR0379354
[6] 一种嵌入式并行红外图像处理算法软件, 2020,第1作者, 登记号2020SR1886714